2017年12月21日19时20分立志楼四楼4-1举行了艺术与“工匠文化”讲座,主讲人姜松荣教授为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到场聆听的领导有副院长尹健国,相关专业老师和一大批学生。讲座由副院长尹健国主持。
讲座开始,姜松荣教授从“工匠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正史”对于“工匠文化”的误读、从“工匠”本体来考察艺术史及“工匠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启示四大块中娓娓道来艺术史与“工匠文化”的前世今生,深度剖析了艺术史与“工匠文化”的相关性。
首先他解读了“工匠文化”是为各种物质形态及社会管理与价值体系的精神范畴,并对“工匠文化”之魂——“工匠精神”做了一定的诠释。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最具传承性的部分。古代木匠取木材时细致到分析补足树的向阳与背阳面构成偏差;画匠勾线时两米多长的线条在竖直雕版上一气呵成;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蚕丝服重仅49g……与其说这些是无法复制的工匠传奇,不如说是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的遗憾缺失。
姜松荣教授重点讲述了在那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时代,篆刻、陶瓷、服饰、刺绣、建筑式样……每一件都是工匠亲手打造、独一无二的,现代机械流水线批量生产自然无法比及。可是在那个无可比拟的时代里,等级制度被贯穿于整个阶级社会,而“工匠”属于底层。话语权掌握在官僚和文人手中,价值体系与评价标准被利用来维护自身的地位与利益,对“工层”有意采取轻视的态度。“工匠”们专注于自身作品,并不主动追求社会的地位与荣耀。虽说工匠如此淡然处事,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地位衰微、手艺得不到传承,那些巧夺天工的艺术遗存品也只能被后人叹惋,被贴上“失传”的标签了。
“工匠是寂寞的,艺术史的诉述过程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自己判定,对历史的解读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史书上不会这样记载,我们也能清楚地明白,从工匠本体来看,绝大部分艺术遗存,几乎全部出自工匠之手。”姜松荣教授感叹道。他希望新型的‘工匠文化’除了传统的内涵外,还有社会的全民参与、公平正义、尊重个人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乐于分享、敢于承担。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轻松活跃,同学们从此次讲座主题出发提问,姜松荣教授一一回答。面对“设计风格中繁和简谁孰谁非”的问题,他认为简而精、繁而精只是风格的取舍,两者都可以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