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湖南省中小型机电产品工业设计中心
湖南省中小型机电产品工业设计中心(以下简称“工业设计中心”)是2007年4月经湖南省科技厅审批首批成立的6个工业设计行业中心之一。“工业设计中心”以金沙总站6165地址为依托,联合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迅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金沙总站6165地址相对独立的二级科研教学单位,是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单位。“工业设计中心”现挂靠金沙总站6165地址,拥有相关工业设计专任科研教学人员5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博士8人。90%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学位。
“工业设计中心”拥有人机工程学实验室、模型制作与快速成型实验室、CAD实验室、木工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购进了美国Dimension三维快速成型机、三坐标测量仪、图形工作站等价值1200万元的仪器设备。能独立承担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人机交互实验、模型制实验、 产品仿真实验等。“工业设计中心”独立办公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包含工业设计工作室、成果展示厅、会议室、 图书资料室等。
“工业设计中心”遵循“综合优势学科,立足湘潭,服务湖南,面向全国”的建设宗旨,以产品创新设计为核心,积极实施“国际化视野、本土化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创意和研究驱动产品创新,以设计塑造企业品牌和推动产业发展。“工业设计中心”长期以来,在人机工程研究与产品交互设计、产品整体形象识别与造型设计、CMF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企业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文化策划与展示设计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工业设计中心”自组建以来,与湘电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湖南迅达集团、湖南新天河、湘潭三峰数控、湖南一特股份、湖南华诺星空、湖南深思电工、湖南嘉宝家居集团、湖南恒润高科、长沙大红陶瓷、广东“中国厨房”产业设计联盟等50余家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从用户研究、新产品开发战略规划、概念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品牌策划与推广、企业视觉识别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服务项目100余项,开发上市产品120余款。设计的作品获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企业创新奖”等国内外奖项100余项。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乡村建设双碳规划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机构设置
湖南乡村建设双碳规划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金沙总站6165地址牵头,北京天创智业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与湖南中南秉格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参与组建而成。该工程研究中心前期的技术开发经费、设备和场地由金沙总站6165地址负责,后期发展所需要的经费通过承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乡村建设双碳规划及工程技术相关研究项目,以及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活动筹措。
工程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包括专家指导委员会、技术部、培训部、资源部和办公室。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技术咨询与指导机构,工程研究中心执行机构负责实验室的管理运行。
2、场地与工程资质保障
工程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2000m²(其中,实验室面积1500m²),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体部分位于湘潭市九华区金沙总站6165地址。工程中心依托学院现有近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办公实验大楼,设有满足工程中心开展研究与培训需求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展厅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00余万元。另有学校组建的湖南科大设计有限公司具有建筑工程甲级、规划乙级和市政工程乙级资质作为技术应用和实施支撑。
3、技术与运营保障
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我省乡村建设双碳规划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技术研发团队主要依托三个校级研究所,分别是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院和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研究所。本工程研究中心运营实行主任负责制,部门协同,人员统筹,研发团队分级管理与考核评价,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实验人员分平台负责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统一负责日常运行管理。资源部统筹财务、项目、物资、设备的投入和调度,使资源达到无缝结合、高效利用的目的。培训部负责人才培养方面事务,校际、校企间人才培养沟通。技术部根据工程研究中心要求负责工程研究中心各研究所之间的协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服务部负责将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利、科研成果向社会进行工程化、产业化推广应用。
4、经费保障
本工程中心的经费由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投入构成,采用自筹经费和配套经费方式保障经费投入稳定。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已完成投入:1600万元;计划新增投入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00万元,运行费用10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房建设、设备购买、房屋装修、辅助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购置等。工程研究中心可通过专利技术转让、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承担企业委托项目和承担政府科研课题等自筹经费,维持与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研究院
乡村振兴研究院拥有一支梯队合理的管理与学术队伍,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7人,其中博士(在读博士)51人,海外学历8人。乡村振兴研究院结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美术、艺术、体育学、教育学等专业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在乡村研究有较强的基础,近三年已获得国家课题十余项,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三十余项,横向课题二十余项,项目经费1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部);近三年,研究团队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团队和明确的研究方向。未来,研究院将打造成为实体化、高水平的理论智库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治理实践平台,使现有学科的科研工作基础能够在新时期登上新台阶,让学术扎根乡村、让人才扎根乡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湖科大智慧”、为国家乡村振兴提供“湖南方案”。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学术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科研竞赛指导、暑期调研与服务的机会;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素质水平、加强内外互动,努力打造研究院的各项品牌活动,使队员得到最充分锻炼和成长。
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实践探索方面也发挥了专业优势。近三年,研究院不仅在各专业之间实现通力合作,也与省内的湖南省建筑规划设计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湘潭市建筑设计院、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益阳市国土资源勘测院、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湖南科迪建筑设计院、上海同大规划设计院等设计院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独立完成或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数十项实践项目,如湘潭县白石镇实用性村庄规划、响水乡实用性村庄规划、乌石镇乌石峰村村庄规划、益阳兰溪镇实用性村庄规划、浏阳古港镇美丽屋场设计等等,不仅对湖南地区乡村发展与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院专业建设更有实践价值。
地域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所
地域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涵盖地域建筑设计、城乡空间与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传统聚落保护与地域文化研究”校级学术创新团队,在地域传统聚落与建筑特征、地域建筑文化与建筑设计、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方法、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形态、“两型”城镇空间设计与宜居环境、城乡空间协调及地方特色存续、地域住宅节能评价、低碳建筑与环境保护、低矮建筑人居舒适性与抗风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有明显的特色,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
研究所成员基本上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的专业老师,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人、国家注册规划师3人、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513.6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83.2万元。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7项、湖南省自科基金等省级项目20余项。在《建筑学报》、《新建筑》、《现代城市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67篇,其中CSSCI、CSCD等核心刊物论文16篇,SCI、EI论文近20篇,先后主持完成了规划和建筑实践设计项目100多项。研究所在现代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及建筑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所结合学科与社会发展,确定地域建筑与人居环境为明确的社会服务方向,瞄准学科前沿,立足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地域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传统聚落保护与地域文化、城乡空间与人居环境设计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地域建筑设计
本方向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主要研究地域建筑形态及文化,地域建筑设计创作理论及方法、传统聚落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的理论及方法。
2、城乡空间与人居环境设计
本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城乡发展战略,主要研究城乡空间形态、城乡空间设计与地方特色存续、城市更新和城市文脉延续与传承的理论及方法。
3、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
本方向针对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发展的趋势,对人居环境的低碳发展规律、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人居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再设计、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产品创新与品牌传播研究所
产品创新与品牌传播研究所涵盖工程装备人机交互PI设计研究、厨房系统整合与生活创新设计研究、湖南传统造物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及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战略研究领域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聚匠艺术设计工作室”校级学术创新团队,金沙总站6165地址众创空间有“A+工作室”“養工坊工作室”“并构工作室”“优雅优品工作室”等在地域工程装备PI设计、厨房系统整合与生活创新设计、养老适老化产品设计、地域传统文化研究与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形象与品牌战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形象设计与农产品品牌包装、产业需求导向的综合性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有明显的特色,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
研究所成员基本上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的专业老师,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321.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24.2万元。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湖南省社科基金等省级项目20余项。在《装饰》、《世界宗教研究》、《民族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CSCD等核心刊物论文6篇,申请完成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24项,先后主持完成了产品创新与文化创意实践设计项目100多项。研究所在产业需求导向的工程装备PI设计研究、生活创新设计研究、养老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品牌形象与品牌策划等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装备人机交互PI设计
本方向结合区域工程制造业产业需求特点,主要研究工程装备机械与智能制造理论及方法、人机交互和外观设计的理论及方法。
2、厨房系统整合与生活创新设计
本方向紧密结合国家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求战略,主要研究厨房历史发展、面向集成制造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方式的理论及方法。
3、湖南传统造物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
本方向针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机缘,对湖南传统造物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与文化创意设计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环境艺术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4、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战略
本方向针对面向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品牌传播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设计下乡”等社会服务项目,对地方特色企业开展品牌形象与品牌包装设计方法与实践项目研究。
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研究所
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研究所以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从事废弃矿山、旧厂址和湖泊湿地重建利用的生态规划,乡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公园、居住区、厂区、校园等景观设计,酒店、办公楼等室内环境设计,农业园区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所立足长株潭地区,服务全省的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业,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Reports、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 Soil Health、Scientia Horticulturae、植物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A类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近年来,研究所针对生态修复与规划设计当前研究现状与学科政策导向,确定以生态修复、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环境设计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湖南地域文化为研究背景,产学研结合,在相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开展镉、锰等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研究。
2、园林与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居住区绿地以及其他城市开放绿地的规划设计。
3、园林植物应用
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4、环境艺术设计
本方向其一针对乡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研内容,从室内外不同研究角度切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其二结合数字化发展现状,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当代设计前沿理论与实践。